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文字 | 绯红之猪校对 | 朝乾 编辑 | e“一个左正蹬,一个右鞭腿”,一场拳拳到“肉”的格斗正在激情开打。不过,参赛选手却是“硅基生命”。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绯红之猪

校对 | 朝乾 编辑 | e

“一个左正蹬,一个右鞭腿”,一场拳拳到“肉”的格斗正在激情开打。不过,参赛选手却是“硅基生命”。

继北京亦庄马拉松后,人形机器人再度跨界。

5月25日晚,《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这是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擂台赛。

还挺激烈的,一场趣味性十足的科普展演赛▼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展开全文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中国人机器人产业,正在从新闻阶段,真正迈向了产品阶段,正在向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渗透。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迭代如此迅猛、落地越来越快,大众对人形机器人越来越熟悉,都离不开在一项关键技术的逆袭——激光雷达。

负责机器人视觉的激光雷达,在车载领域中国企业已经悄悄地成长为世界第一,又一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就此诞生!

这个市场中拼杀出来的中国企业,已将目光放在了人形机器人这个新的蓝海市场,纷纷下场研发出适合后者的产品。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你是我的眼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不停地向某一区域发射脉冲激光,通过测量被物体反射回的时间来确定其距离、方位和运动。

说人话就是,用光速往前方扔“光球”,靠砸中物体弹回来的时间算出彼此的距离、方位和运动。只要我扔得足够多、足够密,就能绘制出一张被“光球”砸中的点的3D立体图像

(图:蔚来)▼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像上面这张图就是点云数据,里面被光“砸中”的人会呈现人形、车会呈现车形……再通过算法,训练汽车的智驾系统“认识”路旁的行人、横穿马路的“电鸡”、旁边车道要加塞的汽车……等等物体。

如此这般,汽车在智驾系统便能识别“看到”的物体,并作出相应的决策,用“你是我的眼”来形容激光雷达之于汽车智驾,毫不过分。

相比于特斯拉激进的纯视觉方案,国内厂商的车子往往会配备激光雷达,为汽车的智驾系统再加上一道保险。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用理想汽车CEO李想的话说,摄像头在没有光线的黑夜只能看到100米,而激光雷达则能探测200米距离的物体。

如果在夜间的高速公路上,100米的探测距离显然是不够安全的。有了激光雷达,就能实现130公里/小时速度下的紧急制动。

其实,激光雷达早在前些年就在某个细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家里默默工作的扫地机器人。

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扫地机器人完成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说人话就是绘制一张房间地图,上面有家具、墙角、垃圾桶等各种障碍物,以及机器人的行进路线轨迹。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这样既避免了磕碰家里的障碍物,也不怕被卡在什么地方,织密的行进轨迹更不怕扫地机器人有什么地方漏扫了。

都说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起飞,十几万的车就有激光雷达。但曾几何时,车载激光雷达可是比一辆豪华车都要贵的。而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又一领域逆袭成功!

激光雷达上车的历史,始于2005年。这一年,一家名为Velodyne的音响公司,带着自家设计的车载激光雷达参加了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牵头组织的无人驾驶汽车比赛。

07年,Velodyne的车载激光雷达迭代为可在车顶360°旋转的版本,随后被Alphabet(谷歌母公司)看上,2010年便开始在旧金山湾区的街道上测试汽车自动驾驶。

到了2016年,Velodyne推出了一款64线的车载机械激光雷达,当时售价高达8万美元。要知道8万美元什么概念,已经可以买一辆特斯拉Model S了。

2018年,Velodyne的车载激光雷达

(图:Wikipedia)▼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如此贵的激光雷达,完全没法装在车上。毕竟你一个零部件的价格比整车都贵,造出来的车谁还买呢?

怪不得马斯克早年间曾狂喷激光雷达,说激光雷达“昂贵、丑陋、完全没有必要”,丑陋和没必要倒是不一定,但早年间车载激光雷达太贵却是真的。

不过,一旦中国企业会做某个产品,最后一般都能“卷”成白菜价,车载激光雷达也不例外。

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为代表的中国车载激光雷达玩家在这段时间快速成长,大家一起把激光雷达的成本打了下来。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同样地,一旦某个细分领域被中国企业掌握了技术,原本高高在上的外国企业也变得“通情达理”起来,“自愿”把过去天价垄断的产品价格降下来。

仅仅三年之后的2020年,Velodyne就把原本8万美元的车载激光雷达降至4万美元。而如今,这家车载激光雷达鼻祖的销量,在图表上已经被归类到“其他”,公司股价也就1点几美元。

几年来,中国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在迭代产品的同时猛卷价格,从当年的几万美元一台卷到几千甚至几百美元一台,性能比以前还更强。

车载激光雷达价格跳水,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车主了。原本几十万的车子才有的智驾,如今十几万甚至是十万元级别的车也都有了,真正实现了“科技平权”。

如今,中国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超过8成份额,涌现出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华为、览沃科技等一批头部玩家,也不过几年时间,就打得外国品牌兼并的兼并、重组的重组,甚至骂骂咧咧退出市场。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目标,人形机器人!

虽说在车载激光雷达这个细分领域我们已经牢牢占领市场,但至少仍有两把刀悬在这些上桌的玩家们头上。

第一把是价格战:靠价格战中国企业成功挤走了外国厂商,但也未尝不是一种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即使是禾赛科技这样的头号玩家,此前也仍未处于盈利状态: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5.4亿人民币,净亏损7040万元,而去年同期的净亏损甚至高达1.4亿元。

销量这块,禾赛科技三季度激光雷达交付13.4万台,同比增长近183%,其中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12.99万台,同比增长达220%。

据业界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一方面,是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而另一方面则是激烈的价格战造成利润偏低。这就是卷技术、卷价格的代价。

另一把刀则源自于车企:如果能省掉一个零部件,以车企的产能规模就能省下巨额的成本,几百乃至几千块一台的车载激光雷达也不例外。

早有特斯拉放弃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智驾系统在前,后有小鹏、极越、乐道(蔚来第二品牌)、奇瑞和宝骏等国内车企跟进,隐隐然有与激光雷达派分庭抗礼之势。

靠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组合成的纯摄像头方案,并不代表落后。特斯拉已经证明,只要算法“力大飞砖”,纯视觉方案实现高阶智驾,也是没有问题的。

(图:Tesla)▼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对此,禾赛科技、速腾聚创、览沃等头部玩家,选择入场到新的蓝海市场,即人形机器人。毕竟激光雷达人形机器人也用得到,工作原理跟在汽车上也差不太多。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育率一路走低、老龄化加剧,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作用日益凸显,也许不远的将来,流水线上承担组装、分拣和检测工作的将不再是工人,而是“任劳任怨”的人形机器人。

原创             中国机器人越来越厉害,离不开这玩意儿|地球知识局

春晚上机器人“赛博扭秧歌”爆火后,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人形机器人这个蓝海产业。据业界评估,未来几年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迎来一大波红利,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约21.6亿美元一路狂飙至2029年的324亿。

因此,我国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必须尽快上车。而追赶跑在前面的外国同行的一个重要路子,就是降低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实现快速普及。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激光雷达价格打下来,显然有助于降低前者的成本,让人形机器人从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来几年,能做家务的人形机器人,没准真的能在你我的家庭中服务;在工厂能“打螺丝”的人形机器人,也许真能把人从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wlnl.cn/2066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